高模量抗车辙剂
高等级公路路面早期破损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公路健康发展的突出矛盾。在沥青路面的主要损坏中,以高温车辙破坏最为突出,不仅南方,北方也出现了严重的车辙,使路面平整度变差,并很快出现网裂、坑洞、坑槽等病害。深圳路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国内知名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所研发的LT-K1高模量抗车辙剂,为解决沥青路面的车辙现象提供了有效实用且经济的解决方案。
LT-K1高模量抗车辙剂是是由多种精制高分子聚合物复合而成的沥青混合料添加剂,主要成分为PE材料,它通过表面的增粘、加筋、填充以及沥青、弹性恢复等多重作用而大幅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并对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也有较大改善和增强。
二、主要性能指标
指标 | 外观 | 粒径(mm) | 密度( g/cm3) | 软化点(℃) | 熔融指数(g/10min) |
数值 | 黑色固体颗粒 | ≤ 4 | 0.91~0.98 | 130~150 | 7~10 |
三、作用机理
1. 嵌挤作用 2. 加筯作用 3. 胶强作用 4. 变形恢复作用
四、应用比例
LT-K1高模量抗车辙剂推荐掺量为沥青混合料质量的0.3%~0.5%,即每吨沥青混合料中掺3~5KG。用于道路则一般掺0.35~0.4%,即每吨沥青混合料中掺3.5~4KG即可。交通量特大、重型车辆特多等特殊路段可掺0.6% 以上。
在任何掺量下均不改变沥青混合料的级配,低掺量时(0.3%~0.5%)维持最佳油石比不变;高掺量时(>0.5%),最佳油石比需适当上调0.1~0.2%。
五、LT-K1高模量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试验结果(AH-70)
1 高温车辙性能
沥青混合料类型 | 60℃动稳定度 | 最终变形(mm) | 动稳定度规范要求 |
(次/mm) | |||
AC-20 | 2412 | 2.471 | ≥2800(夏炎热区) |
AC-20+0.3% LT-K1抗车辙剂 | 6818 | 0.973 | |
AC-20+0.5% LT-K1抗车辙剂 | 10136 | 0.724 | |
备注:规范要求是指须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程》(JTG F40-2006)的质量要求。 |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掺加LT-K1沥青混合料添加剂后,抗车辙性能显著提高。可以保守地说,存在规律:对于常规的重交沥青面层,在低掺量(0.3%),60℃,0.7MPa的动稳定度可提高到5000次/mm以上;掺量为0.5%,60℃,0.7MPa的动稳定度可达到8000次/mm以上。
2 抗水损坏性能
AC-20混合料冻融劈裂试验结果
沥青混合料类型 | 冻融前劈裂强度(MPa) | 冻融后劈裂强度(MPa) | TSR(%) | TSR规范要求 |
AC-20 | 1 | 0.8 | 80 | ≥80%(潮湿区) |
AC-20+0.3% LT-K1抗车辙剂 | 1.3 | 1.08 | 83 | |
AC-20+0.5% LT-K1抗车辙剂 | 1.5 | 1.27 | 85 |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掺加LT-K1沥青混合料添加剂后,劈裂强度绝对值和冻融劈裂残留强度比TSR都有一定的提高。
3 低温抗裂性能
AC-20混合料抗低温弯曲性能(-10℃)
沥青混合料类型 | 弯拉强度 | 劲度模量(Mpa) | 弯拉应变 | 弯拉应变 |
(Mpa) | (me) | 规范要求 | ||
AC-20 | 13.6 | 9487 | 2427 | ≥2800(冬寒区) |
AC-20+0.3% LT-K1抗车辙剂 | 14.8 | 9786 | 2862 | |
AC-20+0.5% LT-K1抗车辙剂 | 15.8 | 9624 | 2997 |
六、施工工艺
与普通沥青混合料相比,高模量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施工工艺也很方便简单:
1)将集料加热到170~180℃时,将添加剂直接投入拌和缸内与集料进行干拌,拌和时间可适当延长3~5秒;
2)加入热沥青继续搅拌,拌和时间可相对延长;
3)成品混合料的质量控制和储存运输按常规的混合料进行;
4)建议初压温度不低于150℃,终压温度不低于110~120℃,采取紧跟慢压工艺,摊铺速度一般为2~3m/min,直到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止;
5)开放交通温度为50℃,在路面温度还没有降至气温时,车辆速度不能太快。
七、应用领域
① 高等级公路:高速公路、国省道,特别适用于高温地区、重交通路段及长大纵坡路段;
② 市政道路:市政干道等,特别适用于十字路口和公交车站等车辆交汇区域;
③ 机场工程:机场跑道等。